| 1 总则 |
| ╁2 术语和符号 |
| 3 基本规定 |
| ╁4 勘察与鉴定 |
╁5 设防水位| 5.1 一般规定 | | 5.2 水位预测 | | 5.3 设防水位 |
|
╁6 稳定与治理| 6.1 一般规定 | | 6.2 浮力 | | 6.3 抗浮力 | | 6.4 抗浮稳定 | | 6.5 抗浮治理 |
|
╁7 设计| 7.1 一般规定 | | 7.2 抗浮板法 | | 7.3 压重法 | | 7.4 排水限压法、隔水控压法与泄水降压法 | | 7.5 锚杆法 | | 7.6 锚桩法 | | 7.7 既有工程抗浮治理 |
|
╁8 施工| 8.1 一般规定 | | 8.2 抗浮板法 | | 8.3 压重法 | | 8.4 排水限压法、隔水控压法与泄水降压法 | | 8.5 锚杆法 | | 8.6 锚桩法 | | 8.7 既有工程抗浮治理 |
|
╁9 检验与验收| 9.1 一般规定 | | 9.2 抗浮板法 | | 9.3 排水限压法和泄水降压法 | | 9.4 锚杆法 | | 9.5 锚桩法 | | 9.6 验收 |
|
╁10 监测与维护| 10.1 一般规定 | | 10.2 锚固构件监测 | | 10.3 地下水监测 | | 10.4 排水限压法、隔水控压法和泄水降压法的监测与维护 | | 10.5 资料整理 |
|
| 附录A 地下水类型与岩土体渗透等级 |
| 附录B 抗浮构件工作环境类别 |
╁附录C 水文地质参数试验要点| C.1 试验方法选择及基本要求 | | C.2 同位素流速测井野外试验 | | C.3 压水试验 | | C.4 抽水试验 |
|
╁附录D 钢筋腐蚀及混凝土劣化检测要点| D.1 基本要求 | | D.2 腐蚀电位法 | | D.3 调和分析法 | | D.4 氯离子含量检测 | | D.5 混凝土中性化检测 |
|
╁附录E 抗浮锚杆和抗浮桩性能试验要点| E.1 基本要求 | | E.2 抗浮锚杆性能试验 | | E.3 抗浮桩极限侧阻力试验 |
|
| 附录F 抗浮锚杆防腐做法 |
| 附录G 抗浮锚杆施工记录 |
╁附录H 抗浮锚杆验收试验| H.1 基本要求 | | H.2 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| | H.3 非预应力锚杆 | | H.4 预应力锚杆 | | H.5 预应力锚杆锁定值试验 |
|
╁附录J 抗浮桩验收试验| J.1 基本要求 | | J.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| | J.3 现场测试 | | J.4 数据分析与判定 |
|
| 本标准用词说明 |
| 引用标准名录 |